QY球友会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点亮爱国心灯铸就精神高地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人物和革命纪念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这些基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中国的奋斗历程,是中国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它们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书写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集中体现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反映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在庆祝中国成立 100 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新命名 111 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工作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四史” 宣传教育,突出百年党史重要事件、重要地点、重要人物,突出新中国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国重器和建设成就。此次命名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 585 个。
例如,山东乳山市充分发挥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龙头带动作用,坚持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创新精神、务实作风和历史思维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红色教育基地。乳山市突出地域特色,擦亮红色品牌,构建 “1+4+N” 的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布局,充分彰显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地域特色。同时,持续深化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马石山十勇士精神,精心打造胶东红色乳娘文化品牌。
河北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国家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等新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民族情感,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地标和生动课堂。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四史” 宣传教育,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一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家与国、历史与未来、守望与传承都仿佛无声地凝结在了一起。
南阳全市共有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3 家,包括镇平彭雪枫纪念馆和桐柏革命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南阳注重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建成了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最鲜活生动的教材。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方位、全景式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书写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集中体现中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反映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日益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殿堂、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注重讲解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对文史资料的研究,QY球友会平台安全保障,注册登录赠送,网站信誉不断推陈出新,丰富讲解内容,突出特色,增加趣味性、通俗性。同时,加强对讲解人员的理论培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并定期开展业务评比,激励并提高其创新能力。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如学生、成年人、老年人等,设计不同的讲解内容,使参观者更有参与感、认同感。例如井研县为提升讲解员综合素质,派人员参加广安市举办的 “第二届全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及雅安市举办的 “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文物讲解员集中调训”。
对于规模较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数量少、宣传内容单一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来弥补陈列上的不足。通过科技感十足的展示方式,拉近受众与历史的距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在重大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的通知》等重要的政策指导性文件,为基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些文件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基地的维修保护、环境改善和教育功能强化。
政府要加大对教育基地公共服务性设施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加大对文史资料搜集的资金投入,不断更新、充实教育内容。文史资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的 “生命线”,基地应充分做好文史资料的开发、研究、应用,深刻挖掘其精髓,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教育内容。
政府应广泛动员社会各级力量,关心关爱基地建设,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定期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共建工作。例如舟山市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及日常管理、活动经费纳入财政经费保障QY球友会,全市共有 60 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 1.4 亿元用于建设与维护,并支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营销方面,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做好工作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地的意义和作用,吸引他们前来参观学习。
通过设立临时展厅,丰富陈展内容,吸引参观者。不断推陈出新,展示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增加基地的吸引力。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红色旅游市场亦是火热。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旅游线路规划,形成特色旅游产品,使之成为当地旅游的特色名片,进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例如福山区执行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碧溪乡沙拉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救火英雄查卫光的故乡为背景建设。沙拉谷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距离县城约 40 公里,距离碧溪乡人民政府驻地 10 公里,是松林村委会 13 个自然村之一。2019 年 3 月,年仅 22 岁的彝家小伙查卫光在参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一场森林大火中英勇牺牲。为了缅怀先烈、褒扬英雄、敬畏英雄、学习英雄,推动全乡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碧溪乡于 2020 年年初在查卫光烈士的家乡沙拉谷村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为南涧县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占地面积 400 平方米,拥有 90 平方米的砖混房屋一幢,配备会议室及陈列室各一间。
教育基地室内陈列查卫光烈士的先进事迹,通过图片、文字组成的 8 块展板在墙壁上展示了查卫光烈士遗容、生前的成长足迹、从军期间优秀表现以及英勇牺牲后全县人民迎接英雄魂归故里等先进事迹。正中通过一台 60 英寸挂式液晶电视播放约 26 分钟的专题影视纪录片《英雄精神放光芒 — 缅怀救火英雄查卫光》,真实讲述了查卫光烈士先进事迹。室外通过标语和标志性浮雕展示爱国主义元素,基地门口鲜红的祖国地图样式的浮雕上 “爱国” 两个字异常醒目,地图下方一本正翻开的书上记录了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三句话铿锵有力,催人奋进。整个标志性的浮雕将 “爱国主义教育” 的主题形象地凸显出来。基地广场周边绿化带里栽植的 6 块标语牌让基地的爱党爱国氛围更加浓烈。另外,在陈列室外还展示了碧溪乡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中凤凰山观鸟园、孔雀渡垂钓园 “两园” 建设情况和松林村委会脱贫攻坚成果。
2020 年 7 月 1 日,沙拉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挂牌成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来自全县的 200 多名党员干部及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参观完基地,让我感触太深,作为一个父亲看到查卫光这么年轻就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人,我感到非常难过,但作为一个教师,我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我又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接下来我将组织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到基地参观学习,让他们也来感受英雄的伟大,接受精神的洗礼。” 碧溪乡中心校教师自永发满含热泪地说到。而作为一名 90 后的年轻一代,新虎村党总支书记金美玲说:“通过参观了基地,观看了纪录片,让我忍不住好多次流出泪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查卫光烈士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我们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家乡的发展献力”。“我们退伍老兵在 8.1 建军节一同去基地看望查卫光烈士,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看到查卫光烈士牺牲在战场上,我们都很伤心,接下来我们一定要接好接力棒,发扬他不怕牺牲的精神,为碧溪乡的发展努力工作,” 碧溪乡国土所所长吴培生激动地说。
深挖细琢母瑞山红色资源,打造党史学习教育 “海南样板”。定安县将母瑞山的红色资源和红色传统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朝着把母瑞山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成别具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 “海南样板” 的方向持续奋斗。从源头着手,深挖党史学习教育深度,着力加强本地师资培养,不断加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后深刻精神内涵的思考。从全局着手,不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度,充分利用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推动形成系统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的强大合力。从细微着手,持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温度,将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革命文物讲生动、讲鲜活。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聚焦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构建特色鲜明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教材开发体系、师资培养体系。推动名师名课培育,以全方位培育师资为突破口,着力锻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金牌讲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培育一批具有琼崖或母瑞山特色的知名课程或精品课程。创新教育方式,将过去填鸭式课堂教学为主变为叙事性教学、现场互动教学与拓展体验教学相结合,通过情景导学、案例教学、访谈引学、红歌辅学的方式,把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实景变体验。
明确发展定位和思路,始终坚持立足高质量融入海口经济圈,加大垦地融合发展力度,深耕细作 “母瑞山 —— 百里百村片区” 发展规划,以项目化、清单化推动落实,将其打造为集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旅游、民宿文化体验、研学培训教学、餐饮住宿等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擦亮红色文化 “名片”,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工作要求,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QY球友会平台安全保障,注册登录赠送,网站信誉生态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交织互促,围绕文创产品、民宿餐饮、教育研培等产业环节,加速产业链上下游链条互联、标准对接、品牌共建,形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特色文化和内涵,将其打造为具有自贸港特色的红色旅游 “打卡地”。
潍坊市委高度重视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将所属建筑集中划归市文化和旅游局,由潍坊市博物馆统一管理,解决了乐道院 7 处历史建筑资产、不动产转移登记、土地确权等一系列工作难题。并克服机构改革压缩机构和编制的困难,增设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新增 16 个编制。潍坊市博物馆先后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等国内文博界顶尖专家学者,对乐道院博物馆进行整体提升改造规划。面对问题工作人员迎难而上,根据乐道院史料照片,按原貌复原乐道院门前的古钟,反复修改达 30 次以上,成为乐道院博物馆标志性建筑。
潍县乐道院始建于 1882 年,是美国北长老会在潍县创办的集教会、学校、医院于一身的综合性场所,1942 年被侵华日军占领,关押在华欧美侨民 2000 余人。潍县集中营是日本侵华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重要见证,也是二战期间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及国际主义精神的象征。与遗存在世界各地的法西斯集中营遗址一样,都是人类伤痛的记忆,它的存在可以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矢志构建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